2025-05-22 09:11 点击次数:66
洛杉矶市中心第七街的霓虹灯在雨夜中闪烁,雨水冲刷着人行道上用粉笔勾勒出的人形轮廓。
这些轮廓标记着过去一个月里因药物过量而倒下的无家可归者,其中最新的一具尸体在三个小时前才被运走。
法医在他的口袋里发现了一张印有市政厅标志的处方单,上面潦草地写着"芬太尼,每日三次"。
美国住房和城市发展部最新季度报告显示,全国无家可归者数量达到65.3万人,创下自1980年代以来的最高纪录。在旧金山田德隆区,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急诊科医生描述道:"我们医院的太平间已经连续三个月超负荷运转,大多数死者口袋里都装着政府发放的'减害包'。"
这场人道主义灾难的根源可以追溯到2008年金融海啸后的社会断层。根据布鲁金斯学会的研究,过去十年间美国最富有的1%人群资产增长了45%,而底层50%人群的实际收入却下降了3%。在硅谷,科技公司为员工建造的豪华公寓与街对面的帐篷营地形成鲜明对比,就像十九世纪伦敦的贫民窟与贵族区的对立在现代重演。
芬太尼的泛滥正在重塑美国的死亡版图。美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,2023年第一季度就有超过2.1万人死于芬太尼过量,这个数字超过了车祸和枪击案死亡人数的总和。更令人不安的是,这种原本用于临终关怀的止痛药,现在可以通过暗网以每片0.35美元的价格购得。美国海关总署的报告指出,贩毒集团正在利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化工产品免税条款,将芬太尼前体化合物伪装成工业原料进口。
面对这场危机,各地政府的应对措施引发了激烈争议。俄勒冈州通过法案将持有少量毒品非罪化,纽约市则耗资800万美元在豪华酒店安置无家可归者。但最引发舆论哗然的是宾夕法尼亚州兰开斯特市的"减害计划"——该市公共卫生部门定期向特定社区发放含有芬太尼的"医疗包"。市长在新闻发布会上辩解称:"我们是在两害相权取其轻。"这番言论让人想起十九世纪英国济贫法改革者埃德温·查德威克的"廉价原则"。
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中国深圳龙岗区实施的"精准救助"计划。该计划为每位流浪人员建立包括心理健康评估、技能培训、就业对接在内的个性化帮扶方案。联合国人居署在2022年城市发展报告中特别指出,这种将社会救助与人力资源开发相结合的模式,可能为全球城市治理提供新思路。
当黎明再次降临洛杉矶街头,那些被雨水冲刷过的粉笔轮廓已经模糊不清。这让人想起法国作家雨果在《悲惨世界》中提出的质问:当社会将一部分人推向深渊,又有什么资格指责他们的堕落?在芬太尼泛滥的阴影下,这个跨越了两个世纪的拷问依然振聋发聩。
Powered by 亚博体彩官网APP合不合法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